岳西县五河山场面积15万亩,长久以来多生茅草,仅茅草山就有4万亩。在当地人记忆里,成片的茅草一直霸占着五河山山岭岭,以至于这个大山里的乡镇还有一个并不光鲜的名字——茅山;
茅草山上长不出庄稼,也生长不出树木,成了无法发挥经济价值的一大“闲置资源”,还给森林防火带来巨大隐患,一度成为痛点;
10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进灭荒攻坚战,攻下一座又一座山头,绿了荒山头,发展产业,富了百姓——
绿色期盼 不能山荒着人穷着
山,连绵起伏,绿意盎然,香榧挂果,梨园飘香。哪曾想,昔日茅草丛生,荒凉无比。
“一人多高的茅草一眼望不到边,割也割不尽,易引发山火。”7月27日,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岳西县五河镇响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王龙感叹到,山区老百姓增收渠道不多,指望着能够靠山吃山,“那时山荒着,人穷着。期盼茅草绿起来、有收益的念头一直扎在老百姓心中。”
民之所盼,政府有为。
不能山荒着人穷着,一度摆在五河人面前的一大难题。2017年9月该镇正式启动林长制工作,建立了镇级林长会议制度,,成立了林长制工作办公室。全镇设立林长65人,其中镇级林长14人、村级林长51人、组级分林长268人、志愿林长5人,林长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近几年,该镇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最终选择环境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投资潜力大、受益时间长的香榧产业。为了引进企业,外出招商不计其数,跑遍江浙沪多地,但更多时候都是遭遇冷眼。
事非经过不知难。
提起开荒种香榧,刘王龙感慨万千,“实在太难了!”
刘王龙说,为了保持土层表面肥土不流失,采用人工作业。当时正值盛夏,工人们在密不透风的茅草地里作业,首先除去土层面上的茅草,再除去土层下的茅草根。“茅草清理干净后,技术人员还带着工人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带,一棵苗一棵苗地栽种,长年累月地干着。”
为确保茅草山改造有效推进和山场增绿增效,该镇成立茅草山改造工作专班,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茅草山造林小班逐一规划、逐一设计,根据立地条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茅草除治、造林整地方法和造林模式。同时建立镇、村两级消灭茅草山行动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把茅草山造林作为全镇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每周调度,每月统计通报,确保茅草山改造任务划定到山头、责任落实到人头,对于出现的林权流转等重大问题,林长及时协调解决,并将村消灭茅草山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设立单项奖,根据完成任务量和比例综合确定考核成绩。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实行严肃问责。
精准灭荒难,难在哪儿?该镇分管林业工作负责人汪洋说,灭荒面临着整地难、运输难、栽植难、成活难、管护难、成林难等多个难题。
迎难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誓将荒山变金山。
“在高山上种香榧,上下一趟得好几个小时,为了抢抓造林季节,节约造林成本,我们经常带饭到山上吃。” 响山村护林员郑宇根皮肤黝黑粗糙,干了10年造林的活儿。“山上造林难度大,灌丛密的林子会遇上野马蜂,我们就穿着防蜂服除茅草和杂柴。”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香榧栽植近2万亩。 “以前,在秋冬季节,我就配合村里搞护林防火。现在,政府把茅草山种上香榧,护林防火的压力小了,现在我到香榧基地务工,每年大概收入在3万元。”桃李村村民王接育说。
今“榧”昔比 茅草山变成致富山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如何让茅草山变成金山银山?
该镇茅草山分布广,涉及11个行政村,有10000余亩茅草山林权分散在农户手上,8000余亩山场前期已流转未开发,如何消灭“沉睡”的茅草山,该镇首先是解决茅草山经营权问题,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针对分散户,依法将一家一户的茅草山流转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零星分散的山场集中规模化,筑好凤凰巢。
7月27日,在响山村芭茅山上,10多位当地群众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正香榧基地除草施肥。“我们引进了安徽纳福迎祥公司,流转山场4000余亩,已经种了2700多亩香榧,山场租金有20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林农务工收入240多万元。”刘王龙说,另外五河镇镇级林长带队,多次到浙江诸暨等香榧原产地考察学习,到江浙沪开展“双招双引”,先后引进上海金恪、浙江斯氏等多家企业进驻五河发展香榧,现已经建成香榧基地近20000亩。
同时该镇强化创新驱动,鼓励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和香榧企业合作,努力实现共赢。安徽纳福迎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响山、思河、桃李3村已流转山场约11000亩,现已建成高标准香榧基地近7000亩,农户实现流转收益300万余元,劳务收益近500万元;浙江斯氏香榧有限公司在叶河、横排、妙道山3村共流转山场4205亩,现已建成高标准香榧基地近3300亩,农户实现流转收益93万余元,劳务收益近400万元;上海金恪控股集团在五河、沙岭、百步、茅山4村已流转山场约14147.5亩,现已建成高标准香榧基地近5500亩,农户实现流转收益400多万余元,劳务收益近600万元;同时响山、思河等8村结合林业扶贫资金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均建设村级200亩香榧基地,香榧企业用工也是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实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奠定基础。
“我公司去年11月份进驻五河,流转茅草山5100亩,目前已完成香榧造林2060亩。这里投资环境很好,我们对香榧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投资1.1亿,2022年在岳西建设香榧基地1.5万亩。”安徽斯氏香榧有限公司总经理斯玉盛说。
“通过全镇上下一心,建成高标准香榧基地,农户实现流转收益300余万元,劳务收益近500万元;同时,响山、思河等8个村结合林业扶贫资金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村级香榧基地200亩,香榧企业用工由村合作社统一实施,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河镇党委书记聂蓓说,镇党委全力支持安徽纳福迎祥、浙江斯氏、上海金恪3家企业发展香榧,预计到2023年建成3万亩香榧科技示范基地,构建一区三园示范框架,到2025年将建成香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香榧衍生产品加工、交易、品牌创建等功能齐全、产业链完善的香榧康养产业园,香榧小镇正在慢慢成型。
如今,香榧给茅草山换了新装,增添了绿意,带来收益,茅草山摇身一变,成了金山银山,变为致富山、幸福山。
多元发展 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岳西县五河镇桃李村一片香榧基地里,当地10多名群众在栽种野菊花。野菊花生命力极强,多生长于岗坡地、边角地,且成活后能抑制杂草生长,可为香榧基地省去除草成本。
“2022年我们公司和五河镇桃李村进行合作,在香榧基地套种野菊花。我们公司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野菊花在香榧基地进行套种,回收的野菊花可以进行药用。”该公司岳西野菊花基地负责人王明倓说。
野菊花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亩均效益3000元左右。桃李村以“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户”为发展模式,不仅可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还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左右。
“今年年成好,梨子结得特别多,估计能增收10万元。”高山翠玉梨园负责人蒋灿平高兴地对记者说。
然而在2017年前,位于茅山村这片果园还是一片茅草包裹的荒山,改造难度大,更重要的是到了秋天还有巨大的森林火灾隐患。
近年来,该镇把茅草山改造作为“头号工程”,不仅种植香榧,还多元化发展其他林果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蒋灿平决定投资3000万元,在茅山村大山组流转300亩荒山,建成了高山生态梨园,第一年就产梨2万多斤。
昔日的荒山如今成了群众致富的梨园。梨园建立起后,一方面加大果园管理技术运用,引进高产梨苗;一方面主动对接市场,通过直播带货等多种途径促进增收。该梨园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当地群众通过务工、流转山场年增收5万余元。
另外,该镇为了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双河、河南、妙道山、横排村大力发展油茶、茶叶;在叶河、桃李等村建立构树基地。并且强化创新驱动,采取租赁经营模式、“三变”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全镇现有茶园10000亩,春茶产量200吨,产值4200万元,年产桑枝食用菌棒80万棒,发展构树1000亩,全镇茶叶、构树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会40余个。
同时该镇着力发展农家乐、民宿40余家,春雷山庄、悦康庄园相继运营,旅游经济突破500万元。并且结合“三城联创”,争取实施一批旅游项目,暨“1236”工程。一暨建设集镇区(苏畈区)旅游集散中心,二暨河南、桃李两个民宿集聚点,创建星级以上民宿8家以上。三暨妙道康养、马元古寨康养、天天妙空湖旅游专线野营房车三个基地。六暨六大观光园,分别是妙道千层梯田农业观光园、云林茶叶观光园、春雷果业观光园、阳边休闲体验观光园、月亮湾沿河观光带、全域香榧观光园。
“让荒山变金山,金山变靠山。”聂蓓说,消灭荒山的同时,五河镇巧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和采摘园等,配套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乡村观光游等新兴产业,给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生态和产业支撑。
青山相向、绿水逶迤,一幅新时代的绿色画卷在五河山川大地徐徐展开…… (撰稿:汪秀兵 程玉;审核:夏燚鑫;审批:王锋)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