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站在村部前的广场上,举目四顾,青山叠翠,杜鹃花红,茶香袅袅,摇曳山谷。尤为村部前的草坪,植入的景观花木,在这三月,以独特的姿态绽放着细小的花束,诱惑我的眼球。架设两岸的小桥,以及桥下淙淙的流水,和着鸟鸣,送入我的耳鼓。小桥一端连接宽阔的马路,另一端与青山相接,歩入田垄,蜿蜒狭长的步道——沿河铺就。此刻,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蹦出几个词:小桥,流水,步道,别墅。感觉是:精致,典雅,清新,诗意。这是公山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来榜镇公山村,地理位置偏僻,位于风景秀丽的公界尖脚下,距来榜镇约6公里,全村辖15个居民组,287户,人口1123人,党员36人,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因公山村地形极像一个葫芦,把15个居民组聚到一块,我看看公山村地图,跟“葫芦”确实相似,东西两边各有5个组,一条进入公山村的马路,形似“葫芦”长长的蒂儿,蒂儿两边也分布着5个居民组,故美其名曰“葫芦谷”。
确切地说,这是我第二次走近公山村。第一次来这里,应是2018年4月,正赶上来榜镇举办首届采茶文化节,地点就在公山村,当年路过这里,村部所在位置当时还是一片闲置荒地,里面长满了青草。今天来这里,面貌大变,村部大楼就坐落于此,环境幽雅,广场前布置简约,小巧玲珑。要是一个人来这里,还真有点“不敢相认”,变化之大,环境之美,真的不得不令人称赞。
三月底的一天,我又一次应约来到公山村,又是主席带队,我们确实与公山村有缘。村支部书记王宏亮,精干帅气,说话干练;村委员主任汪链,年轻漂亮,热情大方。见我们到来,书记主任非常高兴。落座之后,他们就跟我攀谈起来,打开了心中的话匣,亮出了他们对公山村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些“支招”。
一
公山村“两委”一班人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他们积极带领村干及其他党员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献。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党支部为核心,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提升行动。要求每个党员对照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加强学习,提高觉悟,改善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出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每位党员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党员的美好形象。在吸收新党员时,进行多次多方面考核。三年来,公山村共发展党员2人,预备党员1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人,党员队伍吸纳了新鲜汁液,壮大了党组织。王书记在说到这点上,他很有信心,语气更坚定。他说:“加强组织建设,就是走好基层工作的第一步棋,村级工作才会呈现新起色,打开新局面,出现新成果。”
二
公山村面积不大,但小得精致而优雅。一如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深闺处子”,要想“葫芦谷”让外人知晓,就得靠村领导打好这张名片。这棋盘怎么走,村“两委”一班人总揽全局,为家乡的发展,书写着自己的锦绣“文章”。
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当时还在老村部上班,新当选的村“两委”跟挂职的第一书记陈志高一起商议,尽快对新村部进行简要装修,建好为民服务大厅。当年11月22日搬入办公,为民服务大厅简洁明了,方便实用,来办事的群众非常满意。
制约乡村发展的因素很多,而道路狭窄就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现有3.5米宽的水泥路,根本适应不了现在交通迅速发展的需要。车子出行不便,让不开车,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想富,先修路”。他们商量说:“只要是老百姓认可的事,我们认定的事,即使千难万难,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他们认定,只要出行方便了,百姓经济就盘活了,腰包就鼓起来了,譬如茯苓、天麻、葛根等中药材的加工业,靠人工肩挑背扛不现实,只有改善交通条件,才是公山村的当务之急。村“两委”认为,心中装着百姓,干起事来就有动力,村干部就是为百姓解决困难的。所以通往村部的一条主干路的拓宽工程,立马开始策划拓宽。拓宽公路的瓶颈路段,就是五峰坳至双珠石一段长达500米的道路,占用的地皮全部是外村的,难度大,情况复杂。村“两委”一班人马,齐心合力,各显神通,与邻村村民多次协商。2019年8月,终于协商成功,进村公路拓宽正式动工。于是,他们白天修路战路上,晚上处理村务战村部,眼睛敖红了。这条路的拓宽,解决的不单是本村村民,包括邻村在内大约共2千多人出行不便的大事也解决了。同时对大门进行了改造,并重新命名为“公山村”大门,提升了公山村的对外形象。
2019年,在来榜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全村群众的入户道路硬化工程的施工,经过日夜奋斗,当年就完工了,解决了村民出门难、怕出门的困难。公山村地形独特,形似葫芦,对东西两片的10个居民组的700米循环线道路,也进行了硬化。在此项工作进行中,村“两委”起早摸黑,跟各户打招呼,沿途征地扩路所占地皮,很快协调好,进展很快。“坦诚做事,正直做人,做事之前先做人,时刻以村民为中心,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这是公山村“两委”的真实写照。
道路硬化了,出行方便了。其实,何止如此。老百姓饮用水这也是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三年来,公山村在解决老百姓的饮用水上,新建了11个居民组的人饮工程,3个居民组的堰渠工程。群众的生活用水质量提升了,老百姓喝着水就放心,一股甜丝丝的山泉,奔入老百姓的心田,老百姓不再为饮水发愁了。
三
公山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整治村民人居环境。2019年,对河道、村部周边农户房屋进行了绿化和治理,村部新建了乡村大舞台、景观桥、文化墙、文化景观标志(指示牌、茶壶标志等)、公厕及安装路灯52盏。总投资约120万元。
三年来,公山村拆除危旧柴棚、猪圈、脚屋等50余处,旱厕改造130户,从环境改善上算是一次“环境卫生大革命”,老百姓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全村村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城里人的生活,人人脸上漾着甜美的笑容。
“晚上灯火明,照亮小山村。道路变宽阔,出门千里行”,不再成为奢望。老百姓家门口变亮堂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心里无比高兴。尤为逢年过节,老百姓更能感受到山村发生的巨变。小山村有了大变化,几个在外地的村民都有了回乡创业的欲望。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环境一天天变美。难怪一位七十多岁的王老汉见了村干部就夸:“这一届村班子,能为我们百姓着想,以前家门口一天到晚,也不见一辆车子跑,一到晚上,也是一团漆黑,不敢出门,现在亮堂堂的,跟城里一样,真好!”一句暖心的话语道出了村“两委”的辛劳与功绩。老百姓能说这话,确实是对村领导的认可和褒扬。王书记谦虚地说:“其实是国家政策好!是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我忽然想起八十年代的一首老歌《幸福的生活比蜜甜》, “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生活……” 在心头荡起。
我们来到村部小广场上,再看看周边老百姓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别墅,都很气派呢。屋后茶山,飘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我忽然想起正值春茶采摘的大忙时节,哪有在家闲着的功夫?微风轻拂,我觉得好一阵舒爽……
四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旺,村级工作就能打开新的局面。2018年,公山村在西湾组租田30亩,种植冬桃。其中间种了20亩的桔梗,10亩老品种蔬菜,包括辣椒、缸豆、茄子等,实现当年产业增效。三年来,公山村帮助群众新建茶园130亩,改造茶园550亩,新建桑园190亩,改造桑园170亩,发展四季豆190亩。这些产业,老百姓乐意去发展,2020年,又完成了70亩的抛荒地的流转与整治,栽上三桠。村里的这些措施,激发了老百姓的主动性,推动了老百姓的后劲力,刺激了老百姓自主发展产业的欲望。村“两委”一班人始终认为,我们村干部就是村民的管家,我们管得好,他们就支持我们,管得不好,就会炒我们的鱿鱼。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不亏是百姓父母官。
产业发展,也离不开销路市场。产销两旺,才能获取双赢。公山村积极倡导文化宣传,主打茶文化产业。千年古茶园基地,是公山村一个品牌产业。迄今为止,已成功主办了三届来榜镇千年古茶园采茶文化节活动,有效助推公山茶文化品牌,名声享誉国内大中城市。第一书记陈志高亲自策划,美女村主任汪链亲自上台主持文化节。为了配套茶文化产销两旺,公山村于2019年新建标准化夏秋茶厂。村“两委”开动脑筋开拓创新,实行村“两委”与村民、老板等共同经营的模式,来发展茶厂。村领导并大胆邀请镇长王晓燕在网上开展抖音直播卖茶活动,仅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就销售了305件茶叶和桑枝木耳,村集体净增收入2万余元。2019年10月,主办了来榜镇公界尖首届登山节活动,外界许多人都前来参加,并有许多企业界和商人前来,他们看到了公山,了解了公山,对公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考虑来投资养老、投资茶叶、投资旅游、投资健身、投资山林……这次活动给公山村带来了许多发展的机遇。自此,来榜镇公山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时间声名远播。
五
机遇要靠争取,名声要靠宣传。公山村就是这样一步步努力奋斗走出自己的路子。公山村的知名度大幅度提升,自2018年起,连续三届主办来榜镇采茶文化节活动,旨在扩大影响,让省内外知晓公山的名优翠兰,进入大中城市,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一个有功之臣——公山村挂职第一书记陈志高,是他带来了公山村的发展机遇,更带来公山村发展的“金点子”。几年来,公山村的知名度上去了,道路拓宽了,百姓腰包鼓起来了,村里的公益性事业有了明显的改观,更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忘不了陈书记的鼎力相助。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就是公山村“两委”一班人的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使公山村的面貌一年一个样。
值得一提的是,陈书记挂职第一书记以来,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先后携带16万元的现金,对公山村50户困难群众进行帮扶慰问,对这些农户的扶持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村级发展中、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以刘宏鹏先生为代表的从公山村走出去的优秀人士爱心人士等积极帮助支招、积极捐资2.7万元和其他防疫物资,支持村发展和抗疫工作。本村在县国税局工作的汪金华,时刻不忘家乡发展,关注家乡事业,只要回来,都要到村部坐一坐,转一转,关注关心家乡发展。本村村民汪正茂,也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只要村里有事,一个电话,连忙放下手里的事,义务宣传防疫、防火等知识,是一名热心的志愿者。几年来,宣传公山村的各类文字和图片达230余篇(幅)。正是上述人士的大力支持,村“两委”的通力合作,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内力与外力的协同奋斗,加快了公山村的发展进程。
六
展望未来,村“两委”一班人信心满满。2021年是牛年,牛年就要有牛气的样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村“两委”对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也有了自己的谋划:
一是村级工作。一、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做好防疫防控、“六稳”、“六保”和换届选举等工作;三、力争在2021年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四、完成16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五、谋划好来榜镇公界尖千亩古茶园第四届采茶文化节活动;六、按要求建设好标准化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谈到这里时,王宏亮书记很自豪。公山村是全县唯一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资料相对最为完备的,全村13位退役军人,一人一案,资料齐全,随到随查。
二是产业发展调整。今年将60亩的抛荒地,用于种植中药材,并计划在海拔900米的古茶园边的山排,建设民宿,走“村企+民宿”经营模式。
三是建设“塔鱼山公园”。村部东西两翼,各由五个居民组,道路贯通后,决定因地势创建塔鱼山公园。山顶上有300来平米的宽阔地方,修建一座休闲亭,让来公山开发的商人、来游玩的客人和村民茶余饭后沿着铺道,循环走步,锻炼身体。周边种上草坪,美化环境,让村民唱唱歌,跳跳舞,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这里有一座红军被服厂,山上有七八个大石洞,最大的能坐下二十多人。修建红军洞,并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如单霞赞烈士广为传播的英雄事迹,来推介公山,发展公山。
五是开发乡村旅游。这里着名的王家大院,老宅虽无,但石坝犹在,翠竹掩映,古朴沧桑。石坝最高处有六七米高,很有气派;公界尖主峰1562.8米,半山腰罗汉寨1380米,是为风景胜地,确为爬山好去处;清净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以及双珠石流传下来的美丽传说……这一切,都是公山旅游发展的资源和财源。
我倾听了村“两委”的介绍,走了公山村的茶山、步道,访了公山的老农、村姑……我知道了,公山村的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展望未来,前景可瞻。
雨后的公山,云雾缭绕,农家小院,红瓦白墙,若隐若现。不远处传来卖茶草的声音,清脆悦耳。村口挤满了茶贩子,茶农嘴上说的是茶言,手里拎的是茶香,茶香飘满公山。
公山村沉浸在浓浓的茶香里……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